华夏时报记者 张玫 北京报道
今年以来,公募基金行业已有多位“老将”退休。近日,泓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(下称“泓德基金”)也迎来高管退休。
根据7月12日公告,泓德基金原督察长李晓春正式退休,其职责将由原副总经理李娇接任。
截至近期,年内已有超10位公募基金高层、投研人员,因退休、临近退休而离任,行业进入新旧交棒期。
副总转任督察长
泓德基金7月12日发布高级管理人员变更公告。公告显示,李娇自2025年7月12日起正式出任泓德基金督察长一职。
李娇是山东大学经济学硕士,2015年3月加入泓德基金,曾任泓德基金副总经理,阳光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财务岗,阳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原资产管理中心资金管理岗。
同时,公告宣布,李晓春因达到退休年龄,于2025年7月12日离任公司督察长职务。
泓德基金在公告中表示,上述高级管理人员的变更事项已经公司董事会审议通过,并已按有关规定报监管机构备案。新任督察长已取得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北京监管局无异议函。
混合型产品占比较大
从规模上看,尽管泓德基金规模自2022年四季度高点后震荡下行,但产品数量不断增加。当时,正值峰值时期的泓德基金资产规模达669.7亿元,位居行业前34%(66/197名),产品数量为35只;截至2025年一季度,泓德基金规模降低至459.09亿元,基金产品数量为48只,排名85/201。
从产品结构上看,泓德基金旗下的混合型基金产品占比较大。据数据统计,截至7月15日,泓德基金旗下50只产品(非货币)总规模466亿元。其中,混合型基金产品共37只,占比超八成。其他产品种类上看,债券型产品仅8只,股票型产品3只,货币市场型基金产品2只。
这种产品结构形成的原因会是什么?“主要看公司当前阶段的发展战略布局。”济安金信基金评价中心研究员张碧璇对《华夏时报》记者表示,因为泓德基金整体规模比较小,所以可能会先将主要的研究资源投入到某一类产品,形成稳定的核心竞争力之后再扩展到其他产品线。
从投研团队来看,基金经理团队关键指标接近行业整体平均水平。根据数据,基金经理人数为21人,行业平均水平为24.18人;平均任职年限为4.01年,行业平均水平为4.87年;人均管理产品数为2.38,行业平均水平为2.71。
部分关键指标甚至高于行业平均水平。基金经理最大年限为14.61,行业平均水平为12.23;近一年新聘基金经理数4,平均水平为3.77。
泓德基金基金经理任职年限结构显示,新人占比显著提升。小于3年经验的基金经理占比近半。1—3年、3—5年和5年及以上的基金经理占比大体相当,投研梯队层次明显。
业绩跑赢基准
从产品业绩上看,泓德基金旗下产品今年以来全部实现了正收益。其中,主动权益类基金中,泓德丰泽A今年以来净值增长13.48%;近3年净值增长率13%,同类排名前11%,近3年跑赢业绩比较基准14.62%;近3年年化波动率17.11%,同类排名前20%。
固定收益类基金中,泓德裕泰A今年以来净值增长率1.95%;近3年净值增长率13.12%,同类排名前9%,近3年跑赢业绩比较基准6.15%;近3年年化波动率1.62%,同类平均值为4.84%。另一只偏债混合型基金泓德睿享一年持有A,今年以来净值增长率6.34%;近3年净值增长率17.54%,同类排名前3%,近3年跑赢业绩比较基准10.48%;近3年年化波动率7.75%,同类平均值为5.32%。
量化基金中,泓德智选启航A今年以来净值增长率14.34%,跑赢业绩比较基准8.54%,成立以来累计增长率32.38%,跑赢业绩基准19.06%。除此之外,泓德基金今年以来新发了3只指数增强基金,从已经成立的产品业绩表现来看合规配资平台,目前都跑赢了跟踪的指数。
盛多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